搜尋結果

以下是含有 分級醫療的搜尋結果,共243

  • 《光電股》元太攜手診所 打造智慧透析示範場域

    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(SDIA)於台北南港向怡診所舉辦「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成果展」,由SDIA智慧醫療召集人元太(8069)攜手緯創醫學科技等多家合作夥伴,共同打造環境永續且具可負擔、可擴張、可複製的智慧醫療跨域解決方案,正式讓智慧顯示科技走入基層診所,落地民眾日常就醫的第一線。

  • 衛福部推分級醫療!醫談診所困境苦笑:建議去1機構看病

    衛福部推分級醫療!醫談診所困境苦笑:建議去1機構看病

    衛福部積極推動落實分級醫療,然而醫師陳俊吉卻語出驚人,直言如果經濟、時間和交通許可的話,建議民眾去「醫學中心」看病。並稱待在診所,有些東西不是醫師不會或不願,而是健保限制他不能去做。

  • 台北區醫學中心評鑑PK 2家面臨降級

    台北區醫學中心評鑑PK 2家面臨降級

     衛福部民國112年醫學中心評鑑結果跌破眾人眼鏡,台北區醫學中心打破家數上限,由8家增加為10家,遭批評違反分級醫療原則,事後也遭監察院糾正。衛福部長石崇良4日接受《中國時報》專訪坦言「台北區醫學中心太多了」,不符合區域平衡概念,「該下來就下來」,116年台北區評鑑將回歸8家名額,換言之,將有2家醫學中心被降級,勢必掀起一場名額爭奪戰。

  • 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女醫嚇到:醫療同仁安全帶繫緊

    石崇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女醫嚇到:醫療同仁安全帶繫緊

   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後,著手推動一系列改革,包括試辦「假日輕急症中心」,以及未經轉診到大醫院看病,將提高5成自付額、即1200元,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指出,這些議題一口氣丟出來讓她嚇了一跳,呼籲「醫療同仁,安全帶請繫緊」,其中她最期待輕症和重症病人通通擠在一起排隊的扭曲現象,能獲得改善。

  • 輕症衝大醫院恐荷包失血 最快明年多付1200元

    輕症衝大醫院恐荷包失血 最快明年多付1200元

    為減輕大醫院醫療量能負擔,衛福部最快明年下半年實施新制,若民眾未經轉診直接到醫學中心就醫,需加收5成部分負擔。健保署今(28)日說明,將先觀察6個月大醫院門診減量情形,如仍未達標,將啟動增加部分負擔。以目前醫學中心門診輕症每人每次平均2400元計算,未來民眾可能得多負擔1200元。

  • UCC下月試辦 假日輕症免擠大醫院

    UCC下月試辦 假日輕症免擠大醫院

     「假日急症中心(UCC)」將於下月試辦,六都同步上路,各縣市共申請設置14個點,設置於壅塞的醫學中心附近,大多為地區醫院,也有1、2家大型聯合診所。健保署將於官網設置UCC專區,包含發燒、呼吸道症狀、輕度腸胃道症狀、簡單傷口等,都能到UCC治療,部分負擔則是比照診所,收150元。

  • 醫界挺分流 民團憂懲重症、身障

    醫界挺分流 民團憂懲重症、身障

     代掛號亂象凸顯分級醫療問題,衛福部不排除對未轉診赴大醫院者收取50%部分負擔。醫界認為,此舉能讓大醫院專心處理急重難罕病人,但恐造成民意波動;民團擔憂,癌症病患化療就可能長達半年以上,而行動不便者因診所缺乏無障礙設施,也無法在基層就醫,此舉恐懲罰到重症病人、身障者,導致健康不平等。

  • 未轉診 赴大醫院看病 恐付上萬元

    未轉診 赴大醫院看病 恐付上萬元

     大醫院名醫門診掛號難求,有業者看準商機,提供付費「代掛號」服務,打亂醫療市場、衝擊分級醫療。衛福部指出,除了請地方加強稽查,今年個別醫院總額上路,也正在檢討分級醫療狀況,若醫學中心輕症占比仍太高,不排除將未經轉診部分負擔,由現行醫療總費用約20%,提高至法定50%,民眾到大醫院看門診平均恐負擔2千元、甚至上萬元。

  • 代掛號亂象衝擊分級醫療 衛福部擬提高醫學中心部分負擔

    代掛號亂象衝擊分級醫療 衛福部擬提高醫學中心部分負擔

    大醫院名醫門診掛號難求,有業者看準商機提供付費「代掛號」服務,恐衝擊分級醫療。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表示,代掛號涉違法招攬,最重可罰25萬,已發函衛生局查察,今年醫院個別總額實施,衛福部將觀察各層級醫院病人變化情形,若醫學中心輕症、慢性病占比仍太高,不排除將未經轉診者部分負擔,由現行20%提高至50%。

  • 付費代掛名醫 衛福部要罰

    付費代掛名醫 衛福部要罰

     大醫院、名醫門診掛號滿檔,有業者看準商機,透過LINE加好友或蝦皮等平台提供付費「代掛號」服務,每次成功代掛後收取400到450元,台大、馬偕、北榮等名醫都被當活廣告,指名在服務範圍內。民團批政府放任打亂醫療市場,衝擊分級醫療。衛福部認為,這是違法招攬,10月初將發出函釋,請地方政府衛生局查察,依《醫療法》,「代掛」業者可能面臨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。

  • 台中8區無醫院 醫療資源失衡

    台中8區無醫院 醫療資源失衡

     台中市醫療擴張熱潮持續,但資源分布失衡問題明顯。截至2025年8月,6家公立醫院急性一般病床僅2140床,占比20.6%,而59家私立醫院病床高達8245床,占比79.4%。新社、和平、后里等8個行政區仍無醫院,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熱區。雖然快速擴張可部分應對人口老化需求,但城鄉與行政區間醫療差距仍大。

  • 健保擬漲住院自付額 明年1/1上路

    健保擬漲住院自付額 明年1/1上路

     衛福部近期預告訂定「115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」草案,同一疾病每次住院自行負擔費用上限從5.1萬元調高到5.7萬元,全年累計住院自行負擔最高額從8.6萬元調升到9.4萬元,調整幅度較前一年大增,主因是每人平均國民所得增加。草案預告60天,預計明年(2026)元旦上路,初估影響上萬人,但經濟弱勢和重大傷病者不受影響。

  • 台大院長推3招解人力荒 北巿聯醫醫師跳腳:勿以台大看天下

    台大院長推3招解人力荒 北巿聯醫醫師跳腳:勿以台大看天下

   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余忠仁8月1日上任,最近他接受多家媒體專訪,分享對於解決醫護人力荒的3個方法,包括開放外籍護佐、高薪聘回流醫師及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市立聯合醫院,但基層醫師看完後卻感到不可置信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更公開在臉書向余喊話「我真的不知道可以用什麼場合勸前輩,勿以台大看天下」。

  • 活到90歲病30年?子女陪父母早健檢成最新趨勢

    活到90歲病30年?子女陪父母早健檢成最新趨勢

    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,雖壽命延長,但「帶病延年」現象日益普遍。美聯健康聯合診所院長李相台表示,不少長輩60歲後罹患慢性病,形同「活到90歲卻病30年」,呼籲子女主動陪伴父母健檢早篩,從家族遺傳弱點找出隱疾,「3代同堂」掌握治療黃金期。

  • 落實醫療分級 下轉病人給獎勵

    落實醫療分級 下轉病人給獎勵

     衛福部日前修正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」,醫學中心、區域醫院將病人下轉至地區醫院、基層診所,可獲700點支付點數,而接受下轉者可獲500點加算,9月1日上路,鼓勵落實分級醫療。醫界認為,新制獎勵高,但成效未定,提醒政府給「胡蘿蔔」也要給「棒子」,慢性病超過一定比例者,須重新審視醫學中心資格。

  • 陳亮妤出任健保署長 石崇良勉勵:別害怕自己年輕

    陳亮妤出任健保署長 石崇良勉勵:別害怕自己年輕

    成癮防治專家、前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今正式接任健保署長,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,陳亮妤很年輕,但他自己也是42歲就擔任醫事處處長,當時也是莽莽撞撞,有很多的學習。他提醒陳亮妤,有許多前輩指導,不用太害怕,對於陳亮妤過去從事成癮防治、又投入公共衛生,非常令人敬佩;北榮院長陳威明也表示,新署長有個最了解健保的部長、主秘,還有最懂資訊的副署長、6核心業務組、分區業務組,這麼多頂尖人才幫忙,相信健保永續絕對不是問題。

  • 超高齡、慢性病激增挑戰  賴清德:啟動健康照護政策轉型

    超高齡、慢性病激增挑戰 賴清德:啟動健康照護政策轉型

    賴清德總統今(4)日下午主持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5次委員會議」時表示,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、慢性病激增等挑戰,必須啟動健康照護的政策轉型,善用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,打造一個涵蓋全年齡層的智慧健康體系,如此一來,台灣才能從以疾病治療為主的醫療模式,轉型升級為以預防和健康促進為主的健康照護。

  • 北榮急診壅塞預警!連假將開設特別門診應對

    北榮急診壅塞預警!連假將開設特別門診應對

    疫情前,健保署要求醫院門診營收占比不得超過55%,今年更透過個別醫院總額,限制各家醫院服務量。台大醫院傳出,為了配合健保署門診減量政策,當門診滿額時,要求輕症病患須持「醫療院所轉診單」才能加號;至於台北榮總則表示,病患有就醫自由,「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重症」,不可能限制病患,醫院是透過週末不開診來控制門診量,且為紓緩接下來連假急診壅塞狀況,北榮預計4天以上連假,就開設特別門診因應。

  • 盼生技、醫療、科技整合 吳誠文:要從MIT走向CIT

    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(BTC)27日落幕,會議召集人、行政院政委吳誠文表示,近期台灣在少棒比賽拿下三項冠軍,顯示科技帶進運動的成果,也連接社會需求,希望生技、醫療與科技產業也能可透過整合,不要me too,要從MIT(Made in Taiwan)走向CIT(Created in Taiwan)。

  • 期待衛福部新變革 醫藥界對石崇良評價高

    期待衛福部新變革 醫藥界對石崇良評價高

     內閣改組名單公開,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去職,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。醫、藥界都給予高度肯定,大讚他身段柔軟、協調能力強,且資歷完整,相信未來衛福部會有很大的變革,當前急迫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。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說,「如果這種人才再處理不好,我想也沒辦法了!」

回到頁首發表意見